

春节期间哪里最热闹,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,但今年春节,电影院里确实热闹非凡。不知从何时起,春节期间看场电影已成为除走亲访友和拜年以外的又一场必修课。作为一种娱乐刚需,电影已经渐渐融入了居民的生活。
今年的电影市场尤为火爆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创造了多项纪录。近日,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影院,感受市民观影《哪吒2》的热情。
电影带火商圈,爆米花、奶茶卖不停
2月12日,农历正月十五,既是元宵节,也是中小学开学的前一天,上午11时,记者来到了太白楼东路某购物广场,发现这里明显比普通工作日热闹,尤其是通往影院的电梯,已经被人流占满。
“因为观影人多,商场的客流量明显增大,从春节至今,我们一直非常忙碌,几乎每天的奶茶单量都是以往的五六倍,最多时卖到平日的十几倍。”在奶茶店打工的小刘告诉记者,因为影院9点就开始放映,从初一到十五,为了满足顾客需求,她们早上都提前营业,“由于哪吒这部电影异常火爆,引来众多顾客,我们过年准备的很多物料在大年初三左右就售罄了,初八左右才陆续到货。”
记者随后来到影院内,此时距离下一场电影开场还有13分钟,影院内已坐满了等待观影的人,影院零食柜台前也开始排队,热腾腾的爆米花正在出炉,空气中飘散着香甜的味道,销售人员手拿爆米花铲不停装盒,以满足观影顾客的购买需求。“从9点开始到现在,这两个爆米花锅一直没停,大概十分钟一锅。”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“电影太火,我们一直没怎么休息,按照售票情况,从11点到19点是观影高峰,这样的忙碌还会持续下去。”
30余年未进影院,为哪吒再次观影
在观影人群中,除了有许多小朋友的身影,还有不少中老年人。“我65岁了,上次看电影还是孩子小时候带她去看的,现在想想已经三十多年了。”赵阿姨说,之前女儿多次邀请她看电影,她都不愿意,感觉影院是年轻人去的地方,这一次《哪吒2》是她主动要求女儿给买的票,“电影非常棒,情节积极上进又十分感人,尤其是哪吒妈妈说的那句,‘娘从没在乎过,你是仙、是魔,娘只知道,你是娘的儿’,说出了我们这些母亲的心声”。
无独有偶,70多岁的刘阿姨也被电影的火热气氛所感染。“孙子快开学了,春节期间他已经看过一遍《哪吒2》,一直还想再看一遍,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,我就带着孩子来了。”刘阿姨说,她几十年没进过电影院,寒假期间,孙子在家一直跟她讲述电影情节,还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,她看得出孩子是真的喜欢,也对电影产生了好奇,于是也来凑凑热闹。“电影拍得真不错,我们当年看的哪吒闹海还是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那一版,没想到现在动画电影已经进步成这样,大场景气势恢宏,小场景的细节又做得很完美,确实不虚此行,我这个老太太跟着孙子一起长见识了。”刘阿姨告诉记者。
观影感受各不同 每个人都找得到喜欢的角色
精彩纷呈的电影里,除了精美的制作,角色设计的多元性与叙事深度,也让不同年龄层的人从影片中找到情感投射。“敖丙最帅,像海里的王子。”6岁的全全观影后兴奋地说,“我也想变成敖丙那样,长得好看,法力还高强。”影片中,敖丙银发蓝衣、冷静优雅的形象俘获了大批低龄观众的心,而敖丙与哪吒的友情线简单纯粹,也符合了孩子们对“英雄伙伴”的想象。
13岁的杨多多则更青睐幽默诙谐的太乙真人,“他骑着猪说四川话,还总是笑嘻嘻的,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情,都不耽误吃饭,感觉心态超好”。太乙真人的角色性格融入了智慧与豁达,与青少年追求轻松、乐观的心态不谋而合。
“哪吒那句‘我命由我不由天’,简直就是我们的青春宣言。”大学生周雨欣告诉记者,哪吒的自我抗争与成长经历让她尤为共情。影片中,哪吒从“魔童”蜕变为肩负责任的英雄,其挣扎于身份认同、反抗命运的情节,映射了他们年轻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,“看完之后,让人非常热血,又充满了斗志”。
28岁的刘思萌则对东海龙王敖光非常喜爱,“他威严又不失憨厚,对敖丙父爱满满”。敖光魁梧的身材,帅气的脸庞让她眼前一亮,那富有责任感的个性和对孩子的慈爱,更是让人印象深刻。
45岁的赵颜对申公豹情有独钟。“他演出了我们中年人的无奈,努力却难逃出身限制,活得通透又悲凉。”赵颜说,“申公豹的每句台词都很有深度,这种复杂性和现实感,正是对现实的映照,人过中年背负了太多责任与妥协。”
记者 李胜男
发表评论